榜样之光丨金花股份2024年先进集体
在金花股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试管里的奇迹、生产线上的匠心、显微镜下的执着,把“不可能”碾碎成粉末,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传奇。今天,带您走进金花股份质量部、技术部、设备部、生产部液体车间的“硬核日常”,感受他们如何以平凡之躯,铸就非凡之梦。
在金花股份质量部员工的眼里,每一粒胶囊、每一颗药片、每一支口服液的质量,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更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的生命和健康。他们全年完成物料、中间体、成品、稳定性、验证、技改等各类检验8000余批次,物料审核放行近1500批次,检验监控任务较上一年增加11.8%,审核放行近1800批次,确定保证产品质量目标和生产经营任务全面完成。
质量人的“加班”,是刻进DNA的责任。为了确认和保证生产供货及验证等工作顺利开展,他们选择与星辰为伴、错峰团圆,用专业与责任诠释“健康百姓 金花己任”的企业使命。他们牺牲的是个人时间,守护的是用药安全底线。时光不负有心人,质量部全体同仁在产品质量管理的道路上深耕细作,坚守品质衡量准则,严格把控过程规范,年度验证计划全面达成,全年外部检查实验室0缺陷,全年外部抽检合格率100%。
质量部从始至终坚持以“专业、严谨、求实、务真”为核心价值观,将质量风险评估为抓手,持续推动质量改进项目,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及质量管理三大板块相互支撑,紧密协作,构筑起药品质量的坚固防线,从物料采购、生产的全部过程、质量控制、持续稳定性、偏差管理、变更管理、验证管理、回顾分析、CAPA、上市销售、自检进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坚持风险控制、规范工作、持续改进、质量第一的管理思路,多措并举,持续完善体系文件和质量工作考核制度,夯实质量目标责任,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规范运行。
面对金花股份制药厂草堂搬迁扩建项目建设与高新区老厂生产经营的双重任务和挑战,质量部积极开展团队建设,打造出一支专业过硬、协作高效的人才队伍,保障两厂工作有序进行。针对新员工上岗经验不足,建立“导师制”,实现经验传承;大力推行一人多岗一人多技培养计划,为部门人才教育培训、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岗位替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切实保障部门新员工按期上岗、骨干专业技能的提升。
既要严格把控药品质量,又要合规推进新厂实验室建设,早日启动验证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条件和技术难题,质量部人员跨领域、跨专业,不断查阅资料,请教行业专家,反复论证,完成品质衡量准则、检验操规、仪器验证方案、检测验证的方法学确认等体系文件近400份,春节前加班加点,有序开展草堂基地首轮验证31台温控类设备的开箱验收、调试运行、验证工作。正是这种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精神,最终出色地完成金花股份制药厂草堂搬迁扩建项目与老厂生产经营的双重任务,为金花股份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金花股份的质量体系版图中,技术部始终是推动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核心力量。产品恢复生产上市研究、质量提升、工艺优化,是技术部团队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他们反复试验、总结分析、复盘、再创新,这背后,是无数次小试样品的反复验证,是小组成员间默契的配合与对完美的执着追求。
他们深入钻研TF产品技术、不断革新设备并陆续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为金花股份草堂搬迁扩建项目设备的升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这些成果背后,是技术部对“工匠精神”的深刻诠释。他们以实验室为战场,以数据为武器,将每一次微小改进都化作提升患者用药安全与疗效的基石。正如部门经理所言:“工艺改进永无止境,唯有精益求精,才能让每一粒药片都承载生命的希望。”正是这份对技术质量的敬畏之心,让金花股份的产品在市场中始终位于前列。
技术部团队在陕西省和西安市QC成果发布赛上,凭借《降低转移因子口服溶液不合格品率》项目惊艳全场。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将生产痛点转化为亮点,从物料筛选到工艺优化,从设备升级到流程再造,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以远超目标的成绩斩获省、市一等奖。如今,QC精神已融入团队血脉,成为他们攻坚克难、提升运营效率的“金钥匙”。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2024年团队斩获两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获批。其中,《一种人工虎骨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诞生,堪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里程碑。这项历时数年的研发成果,让千年虎骨文化焕发新生。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取的多肽成分,不仅与天然虎骨活性一致,更在抗骨质疏松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技术部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先锋,更是企业战略落地的“智囊团”。2023年,团队牵头申报的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项目成功获批,获得2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这份荣誉背后,是对企业技术实力的官方认可,是团队无数次挑灯夜战、攻克技术难关的坚持;是产学研合作中,与高校、机构携手共进的智慧碰撞;更是对企业使命的深刻践行。
“设备是咱的战友,只有它稳稳当当,咱们的药才能安安全全!”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是设备部同事们心中的信念,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岗位的生动写照。
当生产线上机器轰鸣,设备部的同事们却时刻保持着“显微镜”般的专注。从自检到外检,从验证到偏差处理,他们建立了一套“全方位预防性维护机制”,就像给设备上了“双保险”,让设备故障率持续走低。
在设备部,早会不是简单的任务分配,而是智慧的能量站。每天开工前10分钟,班长带头复盘前日工作,把“教训”变“经验”,把“问题”变“课题”;前一天遇到的种种难题,在早会上被逐一拆解,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寻找破解之道。这种开放而包容的氛围,激发了每个人的创新思维。
设备部还特设“典型案例班组分享”环节,通过分享实际在做的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促进知识共享与经验传承。这不仅提升了团队的整体作战能力,更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更让人振奋的是,KPI考核制度让“比学赶帮超”不再是口号,去年他们自主完成的技改项目,不仅节省了改造费,还捧回了公司QC项目奖。正如部门经理所说:“这里没有孤军奋战的英雄,只有并肩作战的星辰!”
在金花股份制药厂草堂搬迁扩建项目建设中,设备部深度参与新基地的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严格执行高标准质量管控,从材料进场到施工验收全程把关,确保机电安装、净化工程等关键环节符合药品生产规范。他们还通过每日早会复盘、实战智慧交流等机制,推动团队经验传承与创新思维碰撞,确保了复杂施工环境下设备调试、安装等环节的高效协同。
从预防性维护到智慧节能,从KPI激励到团队共生,设备部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专注与热爱。连续多年零事故,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把安全刻进骨子里”的执着。他们用行动证明:先进不是终点,而是持续攀登的起点。
在生产部液体车间,品质不是口号,而是刻进骨血的准则。面对日常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他们不是简单整改,而是像“啄木鸟”般深挖根源:优化操作标准,完善记录清单,用制度织密质量防护网。
面对开塞露生产线的难点,他们通过完善生产操作流程、细化分工,用“开工前检查确认”等细节管理,将“零缺陷”理念融入每个动作。每一次的改善和进步,是团队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极致把控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车间通过创新优化使得产品废品率大幅度降低,生产物耗成本降低达万元/年,降低废品率,到优化热熔胶参数每月省下千余元成本,他们通过不断小革新无数个小革新,汇聚成公司发展的“活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将创新与安全并重,通过首检标准降低质量风险,用每日两次设备巡检守护生产“心脏”,让高效与安全并行不悖。
在液体车间,安全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温暖的守护。日常巡检、专项整改、隐患排查,他们用细致排查设备隐患。压缩机漏气问题快速整改、突发故障5分钟到场响应、全年设备零减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将安全意识融入培训的每个环节,从新员工到轮岗者,从设备操作到危险品使用,每一次培训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承诺。
“生产不是冰冷的流水线,而是有温度的生命线。”车间主任的话,道出了团队对责任的理解。在液体车间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深刻感受两个字——极致。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只有脚踏实地的创新。他们用双手托起每一支药液的纯净,用匠心守护每一份生命的承诺。
榜样不是天生的英雄,而是无数次选择坚守的普通人。这些先进集体背后,是无数金花人的缩影:他们或许不善言辞,却用行动证明“专业”二字的分量;他们或许默默无闻,却用坚守诠释“责任”的重量。
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愿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以匠心守初心,以创新破难题,以温度暖人心。因为,每一粒药片的合格,不能离开背后那个执着的身影;每一次生产的突破,都凝聚着无数双手的托举。让我们向所有在岗位上默默发光的金花人致敬!金花股份,因你们而闪耀!